2024年8月22日,美國專利局正式批準了一項由Google提交的搜索引擎排名算法相關專利,其完整標題為“搜索結果排名中引入支持性編輯意見的系統和方法(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editorial opinion in the ranking of search results)”。該專利的核心在于通過人工編輯干預機制,對傳統自動算法生成的搜索結果進行優化與修正,以提升結果的相關性、權威性與用戶體驗。
從技術實現路徑來看,該專利構建了一套系統化的人工編輯介入流程。具體而言,系統首先會將用戶搜索查詢依據主題維度進行分組,分組邏輯可能參照開放目錄(Open Directory Project)等層級化分類結構,確保不同搜索詞歸屬于明確的主題范疇。隨后,專業編輯將在各主題分組下執行模擬搜索,結合內容質量、信息準確性、用戶體驗等維度,對搜索結果中的網站進行精細化評級。編輯的評估結果將被轉化為可量化的參數體系,例如將網站標記為“優質(favored)”或“劣質(non-favored)”兩類,前者指代具備高權威性、強實用性且信息透明的內容資源,后者則指向存在誤導性、過度營銷或低質量信息的站點。
當用戶發起搜索時,系統會自動判斷該查詢是否屬于已有人工編輯評級的主題范疇。若匹配,系統將對比Google自動排名算法的輸出結果與編輯預設的評級參數,重點分析自動結果中“優質”與“劣質”網站的分布比例及排序邏輯。當自動算法的排序結果與編輯評級存在顯著偏差時,系統會觸發人工修正機制,將排名調整為符合編輯意見的序列,并向用戶返回優化后的搜索結果。同時,該修正過程產生的評級數據將被同步記錄至對應網站的檔案中,形成長期動態的網站質量評估標簽。
值得注意的是,該專利的申請時間為2000年12月,直至2024年8月才獲批。專利申請與批準的時間跨度,與Google是否實際應用此系統無必然關聯——其可能早已在部分場景中落地,也可能僅作為技術儲備存在。專利中關于“優質”與“劣質”網站的界定標準,與搜索引擎領域已有的TrustRank機制高度相似:均通過選擇少量高信任度“種子網站”作為基準,通過鏈接關系擴展評估范圍,從而識別優質資源與低質量內容。例如,針對“免費下載(free download)”這類查詢,真正提供無版權限制下載資源的網站會被歸類為“優質”,而僅通過關鍵詞堆砌誘導用戶付費的站點則會被標記為“劣質”。
專利還特別強調,資源性網站(如行業門戶、學術數據庫等)因具備內容廣度與權威性,將在排名中獲得更高權重。這類網站通常包含大量導出鏈接,指向相關領域的高價值資源,其鏈接結構本身即構成內容權威性的佐證。人工編輯的評級對象為整個網站而非單頁面,這意味著網站的整體質量表現(如內容一致性、歷史合規性、用戶反饋等)將成為影響頁面排名的核心因素,單一優質頁面難以彌補整體質量的不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