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傳統廣告領域,廣告文案的創意構思始終是核心環節,眾多經典案例憑借其朗朗上口的表達與深刻的價值傳遞,成為行業標桿并廣為流傳。搜索引擎營銷(SEM)同樣離不開創意的支撐。業界對此存在不同認知:部分從業者強調創意對關鍵詞質量度、點擊率(CTR)的關鍵影響;另一觀點則認為,創意的作用有限,只要內容合理,點擊率主要取決于關鍵詞出價與排名,創意并非決定性因素。本文暫不深入探討創意價值的絕對性,而是聚焦于更具實操性的創意優化方法,特別是基于A/B測試原理的系統性優化路徑。
此前的兩篇相關文章——分別探討創意展現形式的選擇與A/B測試的基礎應用——實則為本文的論述奠定理論基礎。若初始未采用優選展現形式,后續優化將面臨諸多限制:新增創意難以獲得展示機會,若臨時切換至輪替模式,推廣數據可能出現10%-20%的波動,對賬戶整體效果造成顯著影響。對于大型賬戶而言,若人力有限,可在輪替運行一段時間后切換至優選模式,以減少創意優化的時間成本;但對低預算及中小型賬戶,建議持續采用輪替模式,此舉不僅能有效追蹤不同創意的轉化數據,更能為精細化運營提供數據支撐。
以百度推廣中“英語培訓”行業為例(具體項目數據因保密要求不便分享,本文側重方法論解析),系統闡述如何運用A/B測試原理優化推廣創意。SEM實踐中,推廣創意的質量通常以點擊率(CTR)為核心衡量指標。多數從業者會在創意中融入企業或產品的核心賣點——如優勢、價格、折扣等——力求在有限的字符內(通常為100字左右)精準觸達目標用戶,激發點擊意愿。通過觀察百度推廣“英語培訓”行業的創意內容,可提煉出以下常見賣點:免費試聽、老外教授授課、上課時間自由、培訓課程量身定制。
基于產品賣點數量,可靈活設計創意結構。以“英語培訓”的4個賣點為例,測試初期可采用“三賣點組合”策略,經排列組合后形成4組創意:創意1(免費試聽、老外教授授課、上課時間自由)、創意2(免費試聽、老外教授授課、培訓課程量身定制)、創意3(免費試聽、上課時間自由、培訓課程量身定制)、創意4(老外教授授課、培訓課程量身定制、上課時間自由)。通過創意輪替模式,在出價不變的前提下測試3-5天,獲取各創意的點擊率數據(注:以下數據為示例性虛構,旨在說明分析邏輯)。
數據顯示:創意1點擊率3.94%、創意2點擊率5.38%、創意3點擊率2.84%、創意4點擊率3.25%。將點擊率數據與賣點關聯,可計算各賣點的平均點擊率:免費試聽(3.94%+5.38%+2.84%)/3=4.05%、老外教授授課(3.94%+5.38%+3.25%)/3=4.19%、上課時間自由(3.94%+2.84%+3.25%)/3=3.34%、培訓課程量身定制(5.38%+2.84%+3.25%)/3=3.82%。需說明的是,測試期間若出現同行排位波動(成熟行業此情況較少見),可通過延長測試周期保障數據準確性。分析結果表明,“老外教授授課”為最高權重賣點,其次是“免費試聽”,再次是“培訓課程量身定制”。
基于此結論,后續創意創作可優先突出高權重賣點,例如將其置于創意標題、右側推廣鏈接及左側推廣位鏈接等核心位置。長期測試中,若數據持續驗證賣點的權重穩定性,還可進一步推動網站頁面的賣點強化——即使無法主導其他部門的A/B測試,至少能基于推廣數據為網站策劃與運營提供優化建議,實現營銷全鏈路的協同增效。
至此,基于A/B測試原理的推廣創意優化路徑已清晰呈現。A/B測試的應用場景遠不止于此,還可拓展至客服話術優化、產品價格測試、網站策劃迭代等多個領域。正如詩云:“遠看成嶺側成峰,測試之后知不同;不問路人哪有酒,他也不知杏花村”,未經科學測試的決策往往缺乏依據,唯有通過數據驗證,方能找到最優解。
(本文數據皆個人虛構,如有雷同,純屬意外。來源:曾鵬輝sem博客投稿,月光博客)